文|菁妈
在中国,孩子真正缺的并不是文学文化的教育,而是性健康方面的知识填充。近来在浙大妇科的门诊里,翟凌云医生遇到了一些极具“恋爱脑”的年轻女性,网友把视频整理后发布网络,立刻走红,点赞接近十万,转发数也有十八万多。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三观颠覆。
第一位患者的故事颇为震撼。她只有23岁,竟然主张若男朋友不愿意使用安全套,她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若自己又不想吃药,她还提出要把输卵管切除。医生马上指出,这样的想法在她这个年龄段不仅不负责任,也会对未来的生育能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她甚至补充说:如果要切掉子宫也可以接受。这番话让医生更加吃惊,因为她对生育和健康的基本认知显然存在严重缺失。
展开剩余78%第二件事里,患者进一步把希望寄托在“输卵管切除”之上。她还说自己已经出现了阴道炎的反复发作,要求丈夫自己带套,但她却坚持不让丈夫带套,甚至提出“男性的精液不是可以杀菌吗?”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像是把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和日常常识混为一谈。医生面对这样的观点,发现她对性健康的认知存在严重误区,也反映出部分年轻人对生理健康的认知并非来自科学而是来自错觉与断章取义的网络传言。
第三位患者的情形更加令人惊讶。在妇科检查中,医生发现阴道壁并不异常,健康而光滑。她却拿出朋友发来的一张“对比图”,声称那张图中的阴道壁上有凸起的结构,说这是让男性“更爽”的样子。结合她的讲述,医生判断她很可能接触到了错误的性病信息,甚至提到过可能是尖锐湿疣等性病的表现。她还说,自己花了不菲的钱去“整成那样”,但结果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医生只能可惜地感慨,钱花在无用的幻想上,真正需要的是科学的医学常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上述四个案例中,三位更像是典型的恋爱脑,甚至有网友猜测她们可能受到了伴侣的控制与操纵。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女性对性知识的缺乏让她们在身体自我保护方面显得尤为薄弱。互联网时代知识繁冗且真假难辨,部分人容易被自己想听的内容所吸引,缺乏辨识能力,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我们也看到,女性生殖器有其生理结构的合理性,例如大小阴唇对阴道具备保护作用,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却有个别人急于通过极端手段改变身体外观,背后往往是对自我形象的焦虑与对伴侣评价的在意。面对错位的信息,专业医生的科普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对性健康有疑问,应当寻求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帮助,而不是被网上的片段和伪知识牵着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观点,但并非所有声音都值得相信。对女性而言,建立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尤为关键,其中包括生殖健康、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的防护,以及自我保护的技巧。只有掌握正确的知识,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未来。
因此,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应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科学的性教育观念,帮助他们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错误的信息误导。与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让他们知道遇到困惑时可以求助于可信赖的医生与专家,而不是在网络世界里独自摸索。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科学的引导下健康成长,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信心。愿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清晰、积极的成长环境,迎来充满希望的未来。祝愿你我都能成为孩子最稳妥的后盾,愿每一个家庭都充满爱与希望。
发布于:山西省亿策略配资-配资公司有哪些-配资平台网址-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