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湘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硝烟弥漫。
近日,上汽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6月份,上汽集团销售整车36.5万辆,同比增长21.6%;1月份至6月份整车批售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实现两位数增长,并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上半年终端零售交付量更是高达220.7万辆,位列行业第一。
“我们必须直面这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上汽集团人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紧迫感,驱使着我们继续努力,实现‘筑底、企稳,回升、提速’的改革目标,重回行业领先。”在上汽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王晓秋表示。
上汽集团正用一场奋斗为刃的“自我革命”,在转型深水区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改革转型已显现效果 “新三驾马车”表现不俗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汽集团就着力推动自身进行全面改革:一方面牢牢抓住零售这一关键环节,全力降低运营成本,以灵活应变的身姿应对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将目光聚焦于主业,凝聚起优势资源,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展开剩余87%举个例子,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集团在过去一年整合荣威、飞凡、MG等品牌,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打破内部资源分散的局面,另一方面,品牌内部通过竞聘上岗机制,优化组织结构,显著提升了决策效率。而在合资品牌方面,通过“一口价”策略和库存管理改革,上汽集团、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销量持续回升,渠道健康度已显著改善。
毫无疑问,上汽集团正在经历一场自身重塑。
仅仅在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就形成拉动销量增长的“新三驾马车”,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宣告改革的显著成效。
其一,旗下自主品牌担当起主力军的重任,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与实力。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业务销量达到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成为带动整个集团增长的核心引擎。上汽集团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更是同比暴涨54.7%,MG、荣威等自主品牌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强大矩阵,为品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二,旗下新能源车车型高歌猛进——上汽集团上半年共销售新能源车64.6万辆,同比飙升40.2%,这彰显了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突破,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先机,上汽集团正在新能源赛道上全力加速。
其三,旗下海外业务也捷报频传,上汽集团克服了全球贸易摩擦等诸多不利因素,2025年6月,上汽集团的海外销量为9万辆,同比增长11.5%;1-6月累计销量为49.4万辆,同比增长1.3%。截至目前,上汽的产品已进入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1个“三十万辆”级(欧洲),5个“五万辆”级(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南亚)海外区域市场。
按照《上汽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2024-2027年)》的规划,到2027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与智能电动产品销量均突破60%。
硬核科技量产上车 重新定义出行体验
上汽集团转型成功的强大底气,深植于其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深度投入,而不仅仅是组织架构的深度调整。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上汽集团精准把握行业脉搏,深刻领悟到“场景创造价值、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的核心逻辑,并以此为指导,全方位构建起以“强劲的心”(动力系统)、“智慧的脑”(智能系统)、“健壮的身”(整车平台)为核心的强大竞争力,不断推动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为用户打造出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解决方案。
动力系统作为汽车产业的核心命脉,其技术突破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汽集团深知其重要性,在过去近十年间,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投入了高达1500亿元的研发资金,累计收获了超过26000项有效专利,展现出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坚定决心。
其中,自主研发的DMH超级插电混动系统便是上汽在动力技术方面投入结出的硕果之一。在实际测试中,搭载DMH系统的车型,如荣威D7DMH世界冠军版,实现了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2.49L的卓越成绩,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上汽在动力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经济、更高效的出行选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上汽集团还在不断探索动力系统的多样化发展,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力求为未来出行提供更多可能性。
如果说动力系统的革新体现了汽车的“硬实力”,那么智能系统的进化则彰显了科技的“温度”。2024年,上汽集团率先推出了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先进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成功实现了舱、驾、算、联四域合一。这一创新架构将“算法+软件+芯片”的协同开发推向了新的高度,极大地提升了智能汽车的技术水平和用户体验,使车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智能出行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智能语音助手的深度学习与交互,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精准控制车辆的各种功能,如同一位贴心的出行伙伴,让驾驶过程更加轻松便捷。同时,该系统还具备智能导航、自动泊车等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有效减轻了驾驶者的负担,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在整车架构领域,上汽集团推出了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VMC)。该系统通过将动力、制动、转向等12个核心控制单元高度集成至中央处理器,实现了对车辆动态性能的精准调控和革命性提升。这种高度集成化的设计不仅优化了车辆的操控性能,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VMC平台能够根据实时路况和驾驶需求,快速调整动力输出、制动力度和转向力度,确保车辆在各种行驶状态下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VMC平台的开放性更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迭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得益于这一平台,车辆能够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自主完成多达12种交通场景的识别与决策,其冗余安全设计更是将系统故障率降低到了百万分之一。这一技术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汽车的安全标准,为用户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也为未来车路协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推动了智能交通体系的构建。
上汽集团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出行即平台”(MaaS)的未来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汽车将超越传统交通工具的范畴,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而是成为连接家庭、工作与社交的智能节点,无缝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成为其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上汽集团的“智慧的脑”与“强劲的心”深度融合,这场由硬核科技驱动的产业革命,必将重新定义出行未来,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开启智能出行的新纪元。
开启Glocal新航程 扎根全球市场
从早期探索到如今的深耕细作,上汽集团的海外之路步步坚实,其履历足以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典范教材。2025年,上汽集团正式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这一标志性举措意味着上汽集团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标准输出,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全球版图精耕细作之旅。
2025年4月份,MG品牌在墨西哥的销量达到创纪录的4450辆,稳稳占据中国品牌榜首位置,市占率超过4%,成功跻身当地全品牌销量前十。其中,MG5轿车持续热销,凭借其出色的性能、时尚的外观以及亲民的价格,在当地消费者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上汽集团在墨西哥的成功并非仅仅依赖产品本身,更在于其战略布局的高瞻远瞩,让墨西哥乃至整个拉美市场对上汽集团更重视,也更有信心。以墨西哥为支点,上汽集团能够有效辐射整个拉美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而欧洲市场,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高地,一直是各大车企角逐的焦点。上汽集团在这里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MG积极克服反补贴税不利影响,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15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7月初,西班牙传来捷报,MGHS夺得6月份PHEV市场销量冠军。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的深度布局。上汽集团已建立欧洲设计中心,并筹建欧洲工程中心,通过本地化的研发与设计,上汽集团能够将欧洲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标准融入产品,打造出更符合当地市场的车型。
如今,上汽集团在欧洲形成了“三十万辆级”市场,这不仅是销量上的突破,更是上汽集团在全球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重要标志。上汽集团旗下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出色表现,改变了欧洲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认知,证明了中国车企同样能够在高端市场与传统汽车强国一较高下。
当然,上汽集团的海外版图远不止美洲和欧洲区域,其在东南亚市场深化东盟合作,筹建KD工厂,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进一步巩固了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在拉美、中东、澳新市场,上汽集团推进全面本地化,从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全方位融入当地市场,与当地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未来3年,上汽集团计划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覆盖SUV、轿车、MPV、皮卡等多种类型。这些车型将搭载全新的HEV混动系统,部分还将应用固态电池技术。这不仅丰富了上汽集团的海外产品矩阵,也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先进、更环保的出行解决方案。
站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局的十字路口,上汽集团的自我革命远未止步。当“国家队”按下转型快进键,其意义早已超越一家车企的兴衰荣辱——它关乎中国能否从汽车大国真正迈向汽车强国,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主导规则,定义未来。
(编辑 上官梦露)
发布于:北京市亿策略配资-配资公司有哪些-配资平台网址-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